一步慢步步慢三姐弟创业业务布局落后:中科磁业能赶上末班车吗

日期: 2024-07-28 01:27:41 作者: 新闻动态

  原标题:一步慢,步步慢,三姐弟创业,业务布局远远落后同行:中科磁业,还能赶上末班车吗? 稀土永磁专题八

  成立时间晚,上市时间晚,没有行业知名度和资金实力,不足以提供更好的薪酬待遇吸引高品质人才,中科磁业平均薪酬远低于行业竞争对手。

  最近,又有一家稀土永磁公司——中科磁业,2023年2月22日证监会同意其在创业板上市。

  稀土永磁专题报告已经覆盖中科三环、英洛华、银河磁体、正海磁材、宁波韵升、大地熊,以及金力永磁,感兴趣的老铁可在市值风云App搜索查阅。

  中科磁业实际控制人有三个:吴中平、吴双萍、吴伟平,三人为兄弟、姐弟关系,且签署了《共同控制协议》,合计持有公司85.49%的股份。

  按年龄判断:吴双萍为大姐,吴中平为二弟,吴伟平为三弟。职位上,吴中平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双萍担任行政人员,吴伟平为副总经理。

  中科磁业两位创始人吴中平、吴伟平分别为高中、大学专科学历,而对比中科三环王震西、宁波韵升竺韵德和金力永磁蔡报贵等,都是名牌大学的工科生。

  当然,吴中平、吴伟平是管理人员,可以不苛求,那核心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呢?

  所以,在核心技术人员背景上,风云君看不出有什么牛逼之处,并且还有两位新人。

  2010年刚成立时,中科磁业的前身中科股份就已经是股份公司,2011年,考虑到有限责任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灵活性更好、简洁,有利于公司发展,改为有限公司,直到2018年才又变更回股份公司。

  但一步慢,步步慢,成立时间晚,上市时间晚,没有行业知名度和资金实力,不足以提供更好的薪酬待遇吸引高品质人才,中科磁业平均薪酬远低于行业竞争对手。

  当然创始人学历、上市时间都和公司发展没有必然的联系,金力永磁也是2008年才成立,2018年才上市,最终一举逆袭成行业市值一哥。

  经风云君一番研究之后,发现中科磁业业务布局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这正是其最大的硬伤。

  永磁铁氧体磁体不是稀土永磁材料,属于第二代永磁材料,而稀土永磁材料属于第三代永磁材料。

  中科磁业的收入结构,和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居然还有第二代永磁材料——永磁铁氧体磁体:2019年-2022年上半年,永磁铁氧体磁体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34.81%、37.18%、31.43%、18.95%。

  永磁铁氧体磁体的市场占有率,中科磁业是远低于横店东磁和龙磁科技两家上市公司的。

  2019年-2022年上半年,中科磁业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收入分别是1.60亿、2.25亿、3.50亿和2.63亿,占当期总营收比例为63%、61%、67%和79%。

  (1)电声器件制造商,比如通力电子、韩国星主、歌尔股份等,下游领域为消费电子;

  (1)2019年-2022年半,消费电子占钕铁硼磁钢营业收入的占比分别是93.71%、91.11%、87.10%、92.40%,即烧结钕铁硼的客户绝大多数都是消费电子;

  (2)2019年-2022年半,节能家电占铁氧体磁瓦营业收入的占比分别是94.52%、96.46%、96.54%、94.80%,即永磁铁氧体磁体的客户绝大多数都是家电。

  稀土永磁公司上市公司有中科三环、英洛华、银河磁体、正海磁材、宁波韵升、大地熊。

  中科磁业两个核心技术人员黄益红和李荣军,分别是从横店东磁、宁波韵升出来的,而李秀明以前在的德昌电机也是做微电机的,因此相应我们大家可以看到下游客户也是消费电子和家电,并没有新能源汽车方面从业的核心技术人员。

  所以中科磁业就存在一个问题:烧结钕铁硼产品还处在性能最低端的音箱即消费电子领域,在更高端的风力发电机、工业电机、汽车电机、空调压缩机市场几乎全是缺失的,更不用说新能源汽车、电磁阀门、传感器这些领域。

  即使在消费电子领域,中科磁业也是弱于宁波韵升和中科三环的:2021年宁波韵升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市占率为7.45%,中科磁业仅为2.50%。

  在此前金力永磁的研报当中,风云君指出了金力永磁和宁波韵升收入虽然一样,但净利润却是宁波韵升两倍的秘密:金力永磁收入是以汽车、节能空调、风力发电为主,而宁波韵升收入是以消费电子、工业领域为主。

  简单地来说,就是宁波韵升在向金力永磁看齐,而中科磁业还在追赶宁波韵升当中。

  国内的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中低端产能已经过剩,高性能供需基本平衡,2018年国内高性能产能占比15%,大地熊是2020年相对较晚上市的了,但也披露了其高性能产比超过一半。

  而中科磁业,风云君在整个招股说明书里面并没找到其高性能烧结钕铁硼体的产能是多少。

  虽然公司也披露有空调压缩机、新能源汽车用高性能的研发项目,但风云君没看到其有收入。

  这次IPO准备募投的项目,主要是“年产6000吨高性能电机磁瓦及年产1000吨高性能钕铁硼磁钢技改项目”。

  截止2020年,我国从事永磁铁氧体生产的企业约300多家,其中年生产能力在1000吨以下的企业占45%左右,1000-3000吨的企业占25%左右,3000-5000吨企业约占21%,10000吨以上的企业有近20家,约占9%。

  行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而2020年中科磁业也就在1000吨左右,处于稀土永磁行业中下水平,属于规模较小的企业。

  中科磁业发展较慢的原因,第一是起步慢,第二是上市时间较晚,其他竞争对手借助长期资金市场平台取得了资金优势,抓住了发展机遇。

  中科磁业没有太多资金去扩产,2021年底只有0.24亿货币资金,而短期借款就有1.3亿,所以要IPO募资。

  目前金力永磁的收入规模已经是中科磁业的7倍多:2021年金力永磁营业收入为40.80亿,中科磁业才5.45亿。

  行业竞争头部上市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就高达上亿,比如宁波韵升为2.3亿,这种体量都和中科磁业2018年的收入相当了,接近2021年收入的40%,相比中科磁业2021年的研发投入只有1988万,仅为宁波韵升的十分之一。

  但核心是收入,而非净利率,因为中科磁业应用于消费电子的稀土永磁体体积小很多,而金力永磁应用在汽车和风电领域产品量大很多,而且市场也更大,相对应要求的技术也越高。

  中科磁业预计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54%,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7%。

  由于其他公司都还没披露2022年业绩,但从前三季度业绩来看,头部公司都比中科磁业的业绩增速更快;

  (1)中科三环营业收入为75.07亿,同比增长52.88%,,扣非归母纯利润是6.11亿,同比增长199%;

  (2)金力永磁营业收入为52.13亿,同比增长78.66%。扣非归母纯利润是6.71亿,同比增长103%;

  (3)正海磁材营业收入为45.57亿,同比增长89.84%,扣非归母纯利润是2.94亿,同比增长62.59%;

  (4)英洛华营业收入为35.54亿,同比增长36.71%,扣非归母纯利润是1.59亿,同比增36.78%。

  2010年成立时就已经是股份公司,估计当年想上市的但没成果,此后又改成有限公司,直到2018年才又股改,申报创业板IPO,最近才刚刚通过,错过了一些时机。

  (1)薪酬远低于行业中等水准,吸引不过来人才,核心技术人员背景没什么牛逼之处,业务布局以消费电子和家电为主,更高端的风力和汽车基本上没有市场份额;

  (2)资产状况特别不好,现金并不多,且远低于有息负债,没有募集资金支持,公司也没法扩大生产,导致产能规模处于行业中下水平,造成收入、研发投入都和行业头部公司的差距越来越大。

  此次中科磁业IPO募投项目为高性能电机和高性能钕铁硼,对此风云君还持保留待验证的态度,因为在整篇招股说明书都找不到原有的高性能产能是多少,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可能有一些,可能完全没有。

  但无论如何,终究是要看后面的业绩:中科磁业能否拓展到技术方面的要求更高的风力和汽车领域。

  如果有,就说明其已经掌握了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技术和生产能力;假如没有,那就是吹牛。

首页
产品
新闻
联系